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016-09-06 16:55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凯蓄预案第001号
版本号:1.0
天津市凯旋蓄电池厂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天津市凯旋蓄电池厂
发布日期:2015年7月20日
编制 |
审核 |
批准 |
张路 |
欧阳小龙 |
欧阳长清 |
编制说明
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为了及时有效应对突发环境污染
事件,建立完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全面提高我公司对涉及公共危机
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理和处置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减少、减轻突发
环境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
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公司环境风险的
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
能力,保证应急工作科学有序,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本预案是公司环境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支撑文件,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情况通报办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天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安全生产法》等相应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了公司的环境应急职能、应急组织机构、应急预案体系及应急响应。
天津市凯旋蓄电池厂
应急预案编制办公室
2015年7月
目 录
1 总则…………………………………………………………… 7
1.1 编制目的……………………………………………… 7
1.2 编制依据……………………………………………… 7
1.4 适用范围……………………………………………… 8
1.5 工作原则……………………………………………… 8
2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10
2.1 领导指挥机构及工作机构构成……………………… 10
2.2 领导指挥机构的主要职责…………………………… 11
2.3 应急能力建设………………………………………… 11
3 企业基本情况………………………………………………… 12
3.1 企业概况……………………………………………… 12
3.2 生产基本情况………………………………………… 13
3.3 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的基本情况……………………13
3.4 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情况……………………14
4 环境危险源情况分析………………………………………… 14
4.1 危险源基本情况……………………………………… 14
4.2 危害后果分析………………………………………… 15
5 预防与预警机制……………………………………………… 16
5.1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措施……………………… 16
5.2 应急准备措施………………………………………… 17
5.3 预警措施……………………………………………… 18
5.4 预警分级与预警发布………………………………… 18
5.5 预警发布后应对程序………………………………… 19
5.6 预警解除……………………………………………… 20
6 应急处置………………………………………………………21
6.1 应急预案启动条件…………………………………… 21
6.2 信息报告……………………………………………… 21
6.3 先期处置……………………………………………… 22
6.4 应急响应和措施……………………………………… 23
6.5 应急设施及应急物资的启用………………………… 25
6.6 指挥与协调…………………………………………… 25
6.7 人员紧急撤离和疏散………………………………… 27
6.8 应急监测及信息发布………………………………… 29
6.9 应急终止……………………………………………… 29
7 后期处置……………………………………………………… 30
7.1 现场恢复……………………………………………… 31
7.2 环境恢复……………………………………………… 31
7.3 善后赔偿……………………………………………… 31
7.4 调查与评估………………………………………… 31
8 应急保障…………………………………………………… 31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31
8.2 应急队伍保障………………………………………… 32
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32
8.4 经费及其他保障…………………………………………32
9 监督管理……………………………………………………… 32
9.1 应急预案培训、演练………………………………… 32
9.2 奖惩…………………………………………………… 33
9.3 责任追究……………………………………………… 33
10 附 则………………………………………………………… 33
10.1 名词术语定义………………………………………… 33
10.2 修订情况……………………………………………… 35
10.3 预案解释……………………………………………… 35
10.4 预案实施日…………………………………………… 35
天津市凯旋蓄电池厂地理位置图………………………… 37
天津市凯旋蓄电池厂厂区平面图………………………… 38
工艺流程图………………………………………………… 39
本企业应急处置有关人员联系电话……………………… 40
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40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组织机构图(工作流程图)………41
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42
标准化格式文本………………………………………………43
天津市凯旋蓄电池厂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了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并结合我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天津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天津市环保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天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危险化学品名录》
1.3 适用范围
凡属我企业范围内发生的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的控制和处置行为,均适用本预案的规定。
1.3.1 因自然灾害影响而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风险事故。
1.3.2 危险化学品及其它有害物品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燃烧、腐蚀、大面积泄漏等环境风险事故。
1.3.3 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严重污染事故。
1.3.4 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其它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
1.3.5 其它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
l.4 工作原则
企业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政府及环保部门的指导,使企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
(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本企业和其它企业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
(4)坚持预防为主。通过宣传教育,增强职工防范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意识;坚持不懈地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对我企业各类污染源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5)全面覆盖。对厂区内大气、水体、固废、噪声等各环境要素全面覆盖,全面监控,以保证环境信息的完整性、连续性。突出重点。重点区域内的污染源实施重点监控。
2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建立健全企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各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2.1领导指挥机构及工作机构构成
由公司总经理及副总经理负责组成公司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置领导指挥机构。
公司设应急处置办公室为工作机构,由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责任是: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故的预测、预警、监测工作;制定和完善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组织预案演练:组织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置人员进行有关应急知识和处理技术的培训;收集突发环境事故发生、发展及处置的有关信息,掌握动态,适时分析,组织实施各项预防控制措施。
2.2领导指挥机构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
(2)组织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交由上级环保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和备案;
(3)组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队伍;
(4)负责应急防范设施(备)的建设,以及应急处置物资,特别是处理泄漏物、消解和吸收污染物的物资储备;
(5)检查、督促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的各项准备工作,督促、协助内部相关部门及时消除有毒有害物质的跑、冒、滴、漏;
(6)负责组织预案的更新;
(7)批准本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8)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9)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10)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和应急队伍的调动;
(11)及时向上级环保主管部门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增援请求,并向周边单位通报相关情况;
(12)接受上级应急指挥部门或政府的指令和调动,协助事故处理。配合政府部门对环境进行恢复、事故调查、经验教训总结;
(13)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14)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培训和应急预案的演习,负责对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和基本防护方法的培训。
2.3 应急能力建设
2.3.1 现场指挥机构
由生产主管部门领导及各班组长组成现场指挥机构,负责突发环境事件中现场应急指挥职能。对于总指挥机构的各项指令必须严格执行、分工协作,并对现场情况及时反馈给领导部门。
2.3.2 应急处置队伍
企业应急处置队伍包括通讯联络、抢险抢修、医疗救护、应急消防、治安、物资供应和应急环境监测等专业处置队伍。根据我企业特点,由各职能部门组织骨干力量组成环境应急抢险队伍,明确了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和各专业处置队伍的具体职责和任务,做到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在统一指挥下,快速、有序、高效地展开应急处置行动,将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
3 企业基本情况
3.1企业概况
天津市凯旋蓄电池厂是于1987年由小淀村出资成立的集体企业,原名为天津市津北日月微型蓄电池厂,后于1999年9月转制为私企并更名为天津市凯旋蓄电池厂。公司现为个人独资企业,法人:欧阳长清,邮编:300402。公司位于天津市北辰区小淀镇小淀村口路东的小淀工业区三号路以南,占地面积378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740平方米。产品以生产固定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为主。
企业所处地区气候特征:
本地区气候属暖温带型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为冬季寒冷、干燥、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冷暖多变;夏季高温高湿降雨集中;秋季天高云淡,风和日丽。常年灾害天气有雨、冰雹、大风、霜冻等。
本地区的风向有明显季节性。冬季受西伯利亚蒙古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夏季受太平洋高压和大陆低压的影响盛行东南风;春秋季以西南风为主,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年平均风速3.2m/s。
3.2生产基本情况,
天津市凯旋蓄电池厂始创于1988年,原名为天津市津北日月微型蓄电池厂,是以生产矿灯和干荷电池为主的生产型集体企业。整体划分为办公区域、生产区域、库房区域。而生产区域则根据国家环保要求及生产类别分设有铸板车间、涂板车间、注液车间、充电车间和包装车间等。产品以生产固定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为主,设计产能40万KVAh,主要生产12V200Ah和12V100Ah 、12V65Ah、12V38Ah、12V24Ah、4V17Ah、4v4Ah等型号的免维护铅酸蓄电池。
3.3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的基本情况
蓄电池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的危险化学品为硫酸,年使用量80吨左右,采购单位为:天津渤大硫酸工业有限公司,储存方式为:专区专人保管、专用桶封装。
我公司除硫酸外不使用其他易燃、易爆、易腐蚀的危险化学品。工业碱主要用于含酸废水的中和,中和反应后不具有腐蚀性及污染性。
企业产生主要危险废物为含铅废料(HW31)及废电池(HW49),委托天津东邦铅资源再生有限公司进行处置,东邦公司资质证书号码:TJHW0017,地址:天津开发区汉沽现代产业区嵩山路18号(化学工业区),电话:022-67161166。
3.4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情况
本企业坐落于北辰区小淀镇工业园区内,所在地块土地性质为工业用地,所在地附近无饮用水源保护区、无自然保护区、无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等环境敏感区域。
本企业与小淀村居民聚居区距离在500米以上,符合国标GB11659-89标准。本企业厂界南侧海尔仓库,厂界西侧空地,厂界北侧泰富达门业有限公司、厂界东侧为双达彩钢板公司。
厂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入回收池,经净化处理后作为中水供生产设备循环使用、不对外排放。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排放口一个,排放去向为北辰科技园区污水处理厂。
4 环境危险源情况分析
4.1危险源基本情况
危险源:我企业环境危险源主要集中于原料铅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硫酸的使用及危险废物储存环节。
① 1#我公司生产中的有害物质收集均采用先进的负压技术,有效控制了有毒有害气体的无组织排放,对于工艺尾气均采用两级过滤处理,保证了达标排放。但在收集过程中的铅尘酸雾收集储存区即为环境危险源,存在泄露风险。
② 2#危险源:硫酸为我企业唯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月均储量为8吨左右,在储存及使用中的不当将会产生泄露风险。
③ 3#危险源:危险废物库储存有含铅废料,保管不当或遇自然灾害等因素也存在泄露风险。
通过对厂界区域内所有已建、在建和拟建项目进行环境风险分析,以下列表为我企业生产、加工、运输(厂内)、使用、贮存、处置涉及危险物质的生产过程,以及其它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和环保工程所存在的环境风险源。
本企业主要环境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
序号 |
作业点 |
风险因素 |
可能导致的环境风险事故 |
风险级别 |
1 |
危险化学品库、注酸机 |
硫酸泄露 |
污染地下水体,腐蚀性 |
II |
2 |
危险废物库 |
含铅污泥泄露 |
污染地下水及土壤 |
II |
3 |
铅尘、酸雾回收设施 |
铅尘酸雾直接排放 |
污染周围大气环境 |
III |
4.2危害后果分析
①硫酸泄漏危害性
其发生事故的途径是:储存设施、设备、管道、阀门严重腐蚀穿孔而泄漏,危险源一旦发生大量泄漏,可能引发人员灼伤,同时硫酸泄漏后遇水放出大量的热,使防腐层失效脱落,造成设备基础、金属框架和地面的腐蚀,严重时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若发生硫酸大量泄漏,除因人体接触造成的急性化学烧伤外,在高温天气时,硫酸还容易挥发,产生大量酸雾在空气中凝结随空气流动。在一定的条件情况下,降落到农作物、植物枝叶表面造成酸蚀,破坏农作物、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于死亡。或影响空气质量,污染区内人和动物会造成呼吸障碍以及呼吸系统病症。大量泄漏若处理不当,硫酸流过地面,会破坏地坪,使土壤酸化或者腐蚀作物、植物根系,导致作物、植物死亡或者减产。同时,硫酸也会通过土壤渗透或者直接进入水系,污染水源,使水质酸化或增加酸性,导致工、农业用水无法使用或者增加处理成本。
②含铅物质泄露危害性
铅是一种青灰色重金属。在加热到400-500℃时会有铅蒸汽逸出形成铅烟,在用铅锭制造铅粉和极板的过程中都会有铅尘散发,污染空气,当空气中铅烟尘达到一定浓度对人体是有害的。含铅物质发生环境事故的途径,一般为储存铅粉尘设施密封失效、危险废物库保管不善以及遭遇火灾、水淹等极端条件下发生的污染扩散事故。铅的化学性质稳定,无法再降解,一旦排入环境很长时间仍然保持其可用性。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金属元素,它可影响神经、造血、消化、泌尿、生殖和发育、心血管、内分泌、免疫、骨骼等各类器官。
5 预防与预警机制
5.1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措施
对生产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事故源进行调查,掌握潜在环境污染源的基本情况,以及预防措施。
①公司对硫酸储存设施及输送管道、配制电解液工序定期检查、维护,严格遵守生产管理制度。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技术手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因检查不周或失误造成事故;
②认真做好除尘、除酸雾设备的检查工作,对收集暂存区的密封状态要求每日进行一次检查,对存在的隐患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③对危险化学品专区密闭存放,设置双锁双人管理,做好环境风险标识,生产部、车间、班组对危险化学品装置、危险化学品使用、保管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④对危险废物储存库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生产环节每日产生的危废必须逐笔登记,统一专人回收,禁止以任何形式流出厂外,储存区设立标准的警示标志,危废入库后禁止挪作他用。为了加强全员的环境风险教育,每年都进行一次针对“极端天气下的危废流失紧急情况”预案演练,做到人人都了解其危害性。与有资质的企业签订处置协议,明确规定防止出现二次污染的相关要求。
5.2 应急准备措施
5.2.1 设施(备)和物资
由物资仓库负责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设施(备)和应急处置物资的管理,包括:医疗救护仪器、药品、个人防护装备器材、消防设施、堵漏器材、废水收集池、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和应急交通工具等。
用于应急处置的物资,特别是处理泄漏物、消解和吸收污染物的物资(如活性炭、木屑和石灰等),采用就近原则,备足、备齐,定置明确,能保证现场应急处理(置)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启用。用于应急处置的物资,做到调用方便、迅速。
5.2.2 应急人员准备
以应急办公室为常驻核心,调用生产班组骨干力量组成环境事故应急抢险救险队伍,做到培训到位、训练有素,日常进行环境风险的排查工作,发生事故时作为中坚力量进行抢险救援工作。
5.3 预警措施
本着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为了防止一般突发环境事件,由设备管理人员对铅粉、酸雾回收装置运行情况进行日常检查,生产部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定期联系环境监测站,对各项排放情况进行监测。为了预防较大突发环境事件,车间负责人对车间内危险化学品的存放、保管进行日常监督检查,生产部定期对危化品管理、安全防护用品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组织对危险化学品储存装置进行鉴定,确保安全性能符合要求。生产部对固废、危险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工作进行定期监督检查,避免出现固废、危险废弃物随意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
5.4 预警分级与预警发布
(1)预警分级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将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趋势等因素,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由低到高分为较大(Ⅰ级)、一般(Ⅱ级)两级。
Ⅰ级预警:预计将要发生较大的突发环境事件,事件即将发生,事态正在蔓延。
Ⅱ级预警:预计将要发生一般的突发环境事件,事件即将发生,事态正在扩大。
(2)预警发布
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环境污染事故发布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环境污染事故可能影响的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等,向当地政府及环境保护部门上报,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由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会同政府环境保护部门通过通信、无线广播等方式通知发布。
5.5 预警发布后应对程序
进入预警状态后,根据事件具体情况和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后果,采取针对性措施:
(1)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并发布预警信息。
(2)办公室、后勤组织疏散、转移并妥善安置可能受到危害人员。
(3)生产部指令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联系环境监测站开展应急监测,生产部及时掌握情况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4)针对突发环境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生产部负责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生产设施,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5)办公室调集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
5.6 预警解除
环保部门和人民政府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确认无继续引发环境污染的可能性时解除预警状态。应急领导小组接到地方政府下达的预警解除信息,将预警解除信息通过广播、通信、信息网络等方式通知发布。
6 应急处置
6.1 应急预案启动条件
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分级原则,自发布预警时即时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预案。
6.2信息报告
(1) 内部报告
简化企业内部报告程序,做到报告与处置同步进行,设立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值班人员在得知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通知主管经理,主管经理应当立即赶赴现场调查了解情况,采取措施努力控制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继续扩大,对突发环境事故的性质和类别作出初步认定,并把初步认定的情况及时上报。
(2) 信息上报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以及负有监管责任的部门发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后,应立即在1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一级相关专业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上报。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件后立即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
(3) 报告内容
初报可用电话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1、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经济损失;
3、事故原因、污染物名称种类和数量、性质的初步判断;
4、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及已污染的范围、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
5、可能受影响区域及采取的措施建议;
6、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6、事故的报告单位、报告时间、报告人和联系电话;
续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
(4) 信息通报
明确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由企业应急处置指挥部在与上级环境主管部门上报沟通后共同发布通报。
6.3 先期处置
向企业周围范围内有可能受影响的单位及居民聚集区通报企业事故情况,协助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并针对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要及时向上述区域通报事故进展情况,减小损失。
6.4 应急响应和措施
6.4.1 分级响应机制
针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紧急程度、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企业内部控制事态的能力以及需要调动的应急资源,结合本公司的具体情况,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较大环境事件(Ⅰ)和一般环境事件(Ⅱ级)两级,并且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确定不同级别的现场负责人,指挥调度应急处置工作和开展事故处置措施。
Ⅰ级事件发生时,公司启动本级应急预案,并立即报告环境保护局应急指挥小组,还须立即报告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等机构。
Ⅱ级事件发生时公司启动本级应急预案,及时上报应急指挥小组有关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还须立即报告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等机构,超出本级应急援救处置能力时,应报请提高应急响应级别。
6.4.2 现场应急措施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事故类型、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确定如下内容:
(一)爆炸物品、剧毒品引发的事故
1、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查明爆炸物品、剧毒品的种类和数量;
2、组织力量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置尚未爆炸的危险物品及泄漏的危险化学品。必要时,对人员进行疏散或隔离;
(二)危险化学品引发的火灾事故
1、应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火灾地点,根据不同类型火灾,选择重点突破路线和合适的消防器材,控制火势蔓延,防止事故扩大;
2、组织现场人员和周边群众及贵重物资从安全通道疏散;有爆炸和有毒气体泄漏的场所,应及时疏散。
(三)危险化学品引发的急性中毒事故
1、接到急性中毒报警后,应立即组织医疗机构抢救,并报清危害源,为人员中毒救治和事故处理提供依据;
2、对严重中毒者经现场分类后应迅速护送到就近医院救治。
(四)硫酸泄露引发的腐蚀及地下水污染事故
1、应急处理人员应穿戴防腐蚀护具,迅速撤离泄露区域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筑土埝隔离,如发生少量泄露,可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与泄露物混合,将其回收至专用容器,然后用水冲洗稀释后进入废水处理系统,如大量泄露可构筑围堤式挖坑收容,用耐酸泵将其移至专用容器内,运至废水处理设施处理。
2、发生泄露时应切断泄露源,防止流入下水管网,以防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五)含铅污泥泄露引发的地表污染及地下水污染事故。
含铅污泥日常应密闭保存,严防撒露,不可露天存放,如发生泄露应立即切断泄露源,以沙土及碱物质混合泄露物回收至回收箱,严防泄露物进入下水道及地下水系统,并用清水清洗地面,以防随人员流动增大污染面积,事故过后有专人及专用工具负责善后清洁工作。
危险区及安全区的设定由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指挥中心根据事故等级及危险程度划分,或可根据情况发展需要灵活掌握,包括临时封闭部分场所及活动区,以减少污染扩散。
对于事故处置过程中的消防水处理,经地表排水沟进入生产工艺废水处理系统,有专门蓄水池及污水处理设备,对废水进行中和并无害化处理后,进入生产循环水系统进行再利用。
6.5 应急设施及应急物资的启用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自处置指挥部发出预警开始,所有危险区域内工序全部停车停产,企业内一切应急设施物资全部服从处置指挥部调用,排污设施及处理设施有专人管理的必须到位,随时启动,简化审批程序,争取抢险最优时间。
6.6 指挥与协调
应急抢险处置队伍由指挥中心全权调度,抢险人员的防护护具保持经常更新,处置方式方法以指挥中心根据事故等级、事故地形及周边环境等具体制定的方案操作,技术部门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实时监测,及时向周边单位通报事故进展,必要时组织人员撤离,发现事故有扩大迹象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请求支援,所有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全部服从处置指挥中心的安排,任何人不得擅自控制。 根据需要,企业成立环境应急指挥部,负责指导、协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对工作。
环境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情况通知有关部门及其应急机构、救援队伍和事故所在地人民政府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各应急机构接到事故信息通报后,应立即派出有关人员和队伍赶赴事发现场,在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按照各自的方案和处置规程,相互协同,密切配合,共同实施环境应急和紧急处置行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前,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必须在当地政府和事发单位的协调指挥下坚决、迅速地实施先期处置,果断控制或切断污染源,全力控制事件态势,严防二次污染和次生、衍生事件发生。
应急状态时,组织有关专家迅速对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和建议,供指挥部领导决策参考。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作出科学预测,为环境应急领导机构的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参与污染程度、危害范围、事件等级的判定,对污染区域的隔离与解禁、人员撤离与返回等重大防护措施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指导各应急分队进行应急处理与处置;指导环境应急工作的评价,进行事件的中长期环境影响评估。
发生环境事故的有关部门要及时、主动向环境应急指挥部提供应急救援有关的基础资料
环境应急指挥部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
(1)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
(2)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应急指挥工作;
(3)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支援行动;
(4)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地区危险源的监控工作;
(5)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
(6)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确定被转移、疏散群众返回时间;
(7)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应急行动的进展情况。
6.7 人员紧急撤离和疏散
现场处置人员应根据环境事故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出入事发现场程序。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场所、设施、周围情况以及当时气象情况的分析结果,制定分级处理人员的撤离方式、方法,包括:
(1)事故现场人员的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
(2)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方式、方法;
(3)中毒、受伤人员的救治和相关医疗保障。
(4)在事发地安全边界以外,设立紧急避难场所。
以上方案方法由应急处置指挥中心根据事故情况现场制定。
6.7.1 大气环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措施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事故类型,事故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风向和风速,需确定以下内容:
(1)根据污染事件发生状况,结合企业化学危险品的性质、数量和分布,分析危险物质的扩散速率,评估对可能受影响区域的危害程度;
(2)提供可能受影响区域、单位人员基本保护措施和防护方法建议;
(3)提供可能受影响区域、单位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地点建议;
(4)协助政府设置临时安置场所。
6.7.2 水环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措施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数量及事故类型,事故可控性、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河流的功能、流速与流量(或水体的状况),需确定以下内容:
(1)明确可能受影响水体;
(2)消减污染物进入水体的方法;
(3)需要其他措施的说明和建议(如其他企业污染物限排、停排,调水,污染水体疏导、自来水厂的应急措施等)。
6.8 应急监测及信息发布
企业环境监测部门第一时间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进行环境应急监测,掌握第一手监测资料,并配合地方环境监测机构进行应急监测工作。
根据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污染变化趋势,并通过专家咨询和讨论的方式,预测并报告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展情况和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作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决策的依据。应急预案启动后,随着事故应急反应的进展,相关情况随时上报当地政府及环保部门,由当地环境部门进行统一信息发布。
6.9 应急终止
6.9.1 应急终止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6.9.2 应急终止的程序
(1) 现场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
(2) 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 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根据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
(4)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应组织相关部门认真总结、分析、吸取事故教训,及时进行整改;
(5)组织各专业组对应急计划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应急装备的可行性、应急人员的素质和反应速度等作出评价,并提出对应急预案的修改意见。
(6)参加应急行动的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环境应急队伍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a) 后期处置
7.1 现场恢复
明确现场清洁净化、污染控制和环境恢复工作需要的设备工具和物资,事故后对现场中暴露的工作人员、应急行动人员清除污染的清洁净化的方法和程序,以及在应急终止后,对受污染现场进行恢复。
7.2 环境恢复
在应急终止后,对受污染和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对因事故造成的设备、建筑、设施及其他物体的损毁,按损毁程度进行必要的重建。
7.3 善后赔偿
应急终止后,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业应对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并对被破坏的环境进行恢复工作。
7.4 调查与评估
应急终止后,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及专家组共同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向企业应急领导及相关政府部门进行书面报告,并对造成的环境损失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对后期的恢复重建及经济赔偿提供依据。
8 应急保障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企业要建立和完善环境安全应急指挥系统、环境应急处置系统和环境安全科学预警系统。配备必要的有线、无线通信器材,确保本预案启动时各应急部门之间的联络畅通。
8.2 应急队伍保障
企业建立有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培训了一支常备不懈,熟悉环境应急知识,充分掌握各类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置措施的预备应急力量;保证在突发事故发生后,能迅速参与并完成抢救、排险、清消、监测等现场处置工作。
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企业针对界内的四个危险源的性质分别储备了对应的应急物资,在危险化学品储存库及危险废物储存库均配备了灭火器4支、应急水源一处、填埋吸附沙箱一个、应急收集泵2个等应急物资,日常储备保证4吨吸附用沙及2吨中和用碱,在涉铅及涉酸作业环境建设了收集沟及收集池,加设了多处应急水源,做到遇突发情况能随时清理不污染相邻环境。
8.4 经费及其他保障
由总经理拨付应急专项经费,由应急指挥中心监督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管理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企业应急费用的及时到位。
建立环境安全预警系统,组建专家组,确保在启动预警前、事件发生后相关环境专家能迅速到位,为指挥决策提供技术保障。
9 监督管理
9.1 应急预案培训、演练
9.1.1 应加强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环境污染事件预防常识,增强职工的防范意识和相关心理准备,提高公众的防范能力。
9.1.2 加强环境事故专业技术人员日常培训和事故源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环境应急处置、检验、监测等专门人才。
9.1.3 定期组织环境应急实战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技能,增强实战能力。
为保障环境应急体系始终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并实现持续改进,对各级环境应急机构的设置情况、制度和工作程序的建立与执行情况、队伍的建设和人员培训与考核情况、应急装备和经费管理与使用情况等,在环境应急能力评价体系中实行自上而下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机制。
9.2 奖惩
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对于表现优异的人员及集体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对于表现落后甚至不作为的人员及集体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惩罚。具体奖惩实行办法参考《天津市凯旋蓄电池厂环境保护责任制》奖惩部分。
9.3 责任追究
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工作中,按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对造成事故的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追究相应的责任。
10 附则
10.1名词术语定义
①环境事故: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群众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②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故。
③环境应急:针对可能或已发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件发生或减轻事件后果的状态,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
④泄漏处理:泄漏处理是指对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有毒气体等污染源因事件发生泄漏时的所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泄漏处理要及时、得当,避免重大事件的发生。泄漏处理一般分为泄漏源控制和泄漏物处置两部分。
⑤应急监测: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⑥应急演习:为检验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单项演习(演练)、综合演习和指挥中心、现场应急组织联合进行的联合演习。
10.2修订情况
随着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部门职责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或者应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出现新的情况,或当公司的产品、生产工艺、装置、材料、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需对本预案再次进行修订。
本预案于2015年7月编写。并抄送本企业各部门、各生产班组、各应急小组成员,并经专家组评审修订后报送北辰区环境保护局、小淀镇人民政府备案。
10.3 预案解释
本预案中未尽事宜或与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有冲突时,按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布的规定执行。
本预案由天津市凯旋蓄电池厂应急预案编制小组负责解释。
10.4 预案实施日期
《天津市凯旋蓄电池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正式实施日期为2015年8月1日。
天津市凯旋蓄电池厂
2015年7月20日
11 附件
附图1:天津市凯旋蓄电池厂地理位置图
附图2:天津市凯旋蓄电池厂厂区平面图
附图3:工艺流程图
附件4:本企业应急处置有关人员联系电话:
(指挥中心总指挥) 欧阳长清;电话:13920281190
(指挥中心副总指挥) 欧阳小龙;电话:18622223188
(技术中心负责人) 周爱平;电话:13672090097
(应急设施负责人)周友清;电话:13821358949
(后勤保障负责人)张路;电话:13821197746
(抢险救援负责人) 张鑫 ;电话:13821380160
(抢险队长) 谭志平;电话:13702081328
(抢险队长) 阳群平;电话:18702208708
(抢险队长) 周社生;电话:13821380160
(抢险队长) 谭元平;电话:13622175306
(交通保障负责人)谭志平: 电话:13702081328
(善后处理负责人)阳群平;电话:18702208708
(通讯保障负责人)欧阳小龙;电话:18622223188
附件5: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
报警电话:110、119
北辰区环境保护局:26390813
天津市环境保护局:23051548
小淀镇人民政府:26990641
北辰区人民政府:26393429
附图6: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组织机构图(工作流程图)
附件7 应急物资及设施清单
序号 |
名称 |
数量 |
储备地点 |
负责部门 |
1 |
应急吸附沙 |
2吨 |
硫酸库 |
生产部 |
2 |
应急吸附沙储存箱 |
2个 |
危险废物库 |
生产部 |
3 |
隔膜硫酸回收泵1# |
1台 |
硫酸库 |
生产部 |
4 |
工业碱 |
1.5吨 |
硫酸库、水处理车间 |
生产部 |
5 |
灭火器 |
6个 |
硫酸库、危险废物库 |
生产部 |
6 |
应急水源 |
1处 |
硫酸危废库 |
生产部 |
7 |
收集桶 |
10个 |
硫酸库、铅尘收集处 |
生产部 |
8 |
安全帽 |
10个 |
应急办公室 |
办公室 |
9 |
防尘面罩 |
10个 |
应急办公室 |
办公室 |
10 |
防护眼镜 |
10个 |
应急办公室 |
办公室 |
11 |
防护手套 |
10副 |
应急办公室 |
办公室 |
12 |
防护胶靴 |
10双 |
应急办公室 |
办公室 |
附件8 标准格式化文本
格式文本(一)
天津市凯旋蓄电池厂
关于 (突发环境事件)
预 警 公 告
凯蓄环预字〔 〕号
根据 (机关、部门、单位)预测(报告), 年 月 日 时,我公司 (地点)将有可能发生 (突发环境事件),公司环境应急办公室决定进入预警状态。
各有关部门务必按照《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的有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全力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提示、指引有关单位、社会公众需注意防范的问题和予以配合行动的内容。)
特此公告
天津市凯旋蓄电池厂(盖章)
年 月 日
格式化文本(二)
天津市凯旋蓄电池厂
关于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
凯蓄环预字〔 〕号
年 月 日 时,我公司 (地点), 发生了
(突发环境事件)。到目前,已造成(污染面积、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等情况)。事件的原因是 (或者原因正在调查)。鉴于 (事件的严重、紧急程度等),公司已进入预警状态。根据有关法规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之规定,经研究,决定启动 级应急预案。
(对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工作提出要求。)
特此公告
天津市凯旋蓄电池厂
年 月 日
格式化文本(三)
天津市凯旋蓄电池厂
关于 突发环境事件的情况报告
凯蓄环报字〔 〕号
市区环境保护局、 人民政府:
年 月 日 时,我公司 (地点)发生了一起 (突发环境事故) 。到目前,已造成(人员伤亡数量、污染扩散情况、财产损失等情况)。事件的原因是 (或者原因正在调查),事件的进展情况将续报。
特此报告
天津市凯旋蓄电池厂
(盖章)
年 月 日
格式化文本(四)
天津市凯旋蓄电池厂
关于 突发环境事件的情况续报
凯蓄环报字〔 〕号
市区环境保护局、 人民政府:
现将 年 月 日 时,我公司 (地点)发生的 (突发环境事件)的有关续报如下:
截至 年 月 日 时,此突发环境事件已造成 (人员伤亡情况、污染扩散情况、财产损失等情况)。事件的原因是 (或者原因正在调查)。事件发生后,公司应急指挥部启动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采取的应急处置、救援措施等基本情况)。目前,(事态得到控制情况或者发展、蔓延趋势以及是否需要请求支援等)。
特此报告
天津市凯旋蓄电池厂
(盖章)
年 月 日
格式化文本(五)
天津市凯旋蓄电池厂
关于 突发环境事件的情况通报
凯蓄环报字〔 〕号
:
年 月 日 时,我 公司(地址: 区 街镇、乡),发生了 (突发环境事故)。到目前,已造成 (人员伤亡数量、污染扩散情况、财产损失等情况)。事件的原因是 (或者原因正在调查)。根据 (部门、单位)预测,该事件可能造成贵公司(或地区、乡镇)环境受到污染物污染,并威胁到人身安全及健康,请注意防范。
特此通报
天津市凯旋蓄电池厂 (盖章)
年 月 日
格式化文本(五)
天津市凯旋蓄电池厂
关于 突发环境事件
结束应急状态的公告
凯蓄环预字〔 〕号
年 月 日 时,我公司 (地点),发生了 (突发环境事故)。到目前,已造成 (人员伤亡情况、污染扩散情况、财产损失等情况)。事件的原因是 (或者原因正在调查)。事件发生后,公司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采取了如下应急措施: (采取的应急处置、救援措施等基本情况)。
鉴于该事件已得到有效控制(或基本消除)根据《天津市凯旋蓄电池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经研究,现决定结束应急状态。请各有关部门抓紧做好善后工作。
特此公告
天津市凯旋蓄电池厂 (盖章)
年 月 日